全国服务热线
15118978625
全固态引领技术变革
近年来,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,产业界逐渐认识到传统液态锂电池的极限所在,比如:能量密度上限低,造成车主里程焦虑;整体电池质量大;低温运行不畅、高温环境下又存在安全隐患等等。
为了解决液态锂电池的现状,政策方向倾向于对固态电池研发和产业发展。根据国家工信部对锂电的中长期发展规划,2025年要实现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到350Wh/kg(中国制造2025目标是400Wh/kg),2030年则要达到500Wh/kg。
(传统液态锂电池的理论极限在350Wh/kg左右)
液态电池在高能量密度下(能量密度达到300Wh/kg以上的时候),安全性会变得非常差。所以要想保证高安全和高能量密度兼得的情况下,固态电池路线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案。
固态电池具有发展的必然性。高能时代正是瞄准了这条后锂电时代的必经之路,专注于全固态锂电池及相关核心材料的研发制造。
全固态电池的三大技术路线发展
如今,在最基础的技术路线上,行业内还没有达成共识。按照电解质的不同,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固态电池可以划分为三种技术路径——聚合物、氧化物和硫化物。其中,聚合物电解质属于有机电解质,而后两种属于无机电解质。
产业化尚属早期,但前景已有保障
固态电池研发是一个基于已知配方解决制备、制造难题的事情,技术壁垒依靠不断地试错积累。日本的丰田、日立造船等公司在过去 30 年尝试了数万种电解质配方,挑选出几十种材料应用到电池中,其他公司解决的是,如何将这几十种材料更好地应用在电池中。
回到当下,虽然现阶段固态电池量产产品很少,产业化进程仍处于早期,但从海外各家企业实验与中试产品来看,固态电池能量密度优势已开始凸显,明显超过现有锂电水平。随着全球燃料油车禁售时间表的步步逼进,日韩美欧各国纷纷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固态电池研究,预估固态电池量产时间为2025-2030年。
展望未来发展趋势,技术上步步为营,应用上梯次渗透,固态电池阶段发展前景已经逐渐明晰。
应用领域上,有望率先发挥安全与柔性优势,应用于对成本敏感度较小的微电池领域,如RFID、植入式医疗设备、无线传感器等。技术进步后,再逐渐向高端消费电池渗透。随着产品的成熟,最终大规模进入电动车与储能市场,从高端品牌往下渗透,实现下游需求的全面爆发。承载着电池安全与能量全面提升梦想的固态电池,未来有望成为行业的新爆发点与关键性技术保障。
惠州天勤锂电 专业定制锂电池
提供电源完整解决方案
* 聚合物锂电池 *18650电池组*特种电池*异形电池
定制锂电池,磷酸铁锂电池组、动力电池、AGV电池,低温锂电池,低温-40度锂电池,聚合物低温锂电池,聚合物电池定制,UL认证锂电池,CB认证电池,KC锂电池,PSE电池,电动车电池,进口电池,储能电池,长寿命锂电池,高循环锂电池,叉车锂电池,高尔夫球车锂电池,t-box电池,32700电池,18650电池,21700电池,26650电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