锂离子电池过充电测试

发布时间:2024-05-07 阅读次数:63

锂电池过充电,发生的副反应主要为电解液在正、负极上发生的不同反应。对于正极而言,像由LiCoO2、LiMn2O4或三元材料等作为正极主材的电池,过充电时过度脱锂的正极活性物质容易发生分解反应,生成氧气;更普遍地,由于过充时正极电位较高,氧化性较强,电解液容易在正极上发生氧化分解产气,Kumai等人认为电解液也会与正极物质分解的O2发生反应并分解产气。


对于负极而言,过充时负极容易发生析锂导致负极向负电位偏移,以及沉积的锂层又会与电解液反应造成电池电压略微下降,此反应生成的固体产物为SEI膜的组成成分,同时产生气体;若过充导致电池内部温度达到90℃,则SEI膜又会发生分解产气反应。此外有文献报道,在较高电压下电解液会在正极氧化生成R-H+,迁移至负极后被还原产生H2。


2 过充实验及原理分析

2.1 过充电测试方法

本文采用商业化的21Ah容量的磷酸铁锂软包电芯作为测试对象,先将其充电至满电态,再对其进行过充测试。进行多组过充对比实验,过充以1C或0.5C电流进行恒流充电,设置充电截止电压为10V,电芯又分为使用夹具夹持进行过充和无夹具过充。无夹具时软包电芯过充会发生严重的胀气现象,而夹具夹持则能够完全抵抗电芯的鼓胀。同时使用采集仪监测电芯过充过程的电压和表面温度变化。


2.2 过充现象和步骤分析

图1为该软包电芯带夹具进行1C过充时的电压变化曲线。由图可知,满电电芯在过充初期,电压即开始迅速升高,一段时间后电压上升速率开始减缓,当电池电压充到接近6V时,电压进入了一个平台阶段,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电压持续维持在这一平台上,直到过充电后期,电池电压才又开始迅速升高。当电芯充到10V时,停止充电,电芯电压回落。

图片

本文将在过充现象的基础上,结合电化学原理,对该款磷酸铁锂电芯过充不同阶段的产生原因进行剖析。过充电测试前,电芯已充满电,故电芯正极材料内能正常脱嵌的锂离子已完全脱出,并嵌入到负极石墨层之间。因此,在过充电开始后,电极上的非法拉第过程占比将大大增加,此时电芯可看作电容器,电荷将在正、负极片上积聚,积累的电荷将导致电极电势发生偏移,即出现浓度极化。也可认为,过充电过程中,所有法拉第过程都属于去极化反应,消耗电极上的电荷,减缓电荷的积累。


在过充电流下,电芯电压由以下几部分构成:①满电态下正、负极的平衡电极电势之差;②欧姆内阻所占分压(电芯内阻约为1.1mΩ,即便全为欧姆内阻,此分压也仅占0.02V);③极化内阻所占分压(主要为电荷积累造成的浓度极化)。


本文根据过充曲线的斜率不同,将该电芯过充分为Ⅰ~Ⅳ四个阶段,如图1所示。


阶段Ⅰ(电荷积累速率»电荷消耗速率):过充电开始阶段,电压上升斜率极大,说明该阶段由于电荷积累较快,而去极化的反应速率较慢,导致电压快速升高。该阶段正极电位并不是很高,电解液的分解副反应几乎还未发生,因此去极化的反应主要为正极材料过度脱锂,生成的Li+迁移至负极消耗一部分积累的电子,若过充电流较大,Li会由于嵌入困难而发生析锂。


阶段Ⅱ(电荷积累速率>电荷消耗速率):由于过充电流恒定,电荷仍以固定速率积累,但去极化反应加快,因此电压升高速率变缓。去极化反应变快,是因该阶段正极电位较高,电解液开始发生氧化分解反应消耗电荷。理论上,正极物质失电子形成M+,电解液被氧化为正极提供电子,分解后的电解液正离子,在电场作用下移动到负极得电子。


阶段Ⅲ(电荷积累速率=电荷消耗速率):电压不再上升,形成一段稳定的平台,表明此时去极化的反应速率已增快到与电荷积累速率一致。由于电极电位升高,导致电解液更易发生氧化分解反应,即能发生多种电解液的分解反应,加快了电荷消耗速率。


阶段Ⅳ(电荷积累速率»电荷消耗速率):电压再次快速上升,由于此时电解液几乎消耗完全,不再有反应继续消耗电荷,正极上的正电荷和负极上的电子继续积累,导致电压快速升高,直到达到截止电压10V停止过充电。


2.3 带夹具过充曲线分析

图2为两只软包电芯均在夹具下进行的1C和0.5C恒流过充曲线。通过对比,发现两条曲线的过充时间长短差异大,而过充电的平台电压几乎一致,不会随着在不同电流下过充而存在差异。

图片

为探究上述现象的深层原因,本文先从影响电解液分解反应速率的因素分析入手。对于一般的化学反应而言,反应物浓度、温度和压强是影响速率的主要因素,而电解液氧化分解反应,还需考虑电压大小,因为正极电位越高,氧化性越强,电解液越容易失电子,可能引发更多种类的氧化分解反应。


在锂电池过充反应中,电极上积累的电荷量,用电芯的极化程度来表征,即电芯的电压。而反应物—电解液,我们默认其在反应的前中期一直处于过剩状态,因此过充前中期只需考虑电荷量的积累程度和积累速率。此处暂不考虑温度和压强因素带来的影响。


两条曲线电位平台相近,意味着电芯极化程度差不多,即积累的电荷量几乎一致,但是电解液氧化分解速率相差悬殊,是因为在电压平台处电荷消耗速率=电荷积累速率,而两条曲线分别是以1C和0.5C电流进行过充,即电荷积累速率差异较大。上述分析表明,过充平台时的电解液分解反应速率,并非如普通化学反应那般受反应物浓度影响,必定较大程度受制于其他因素。


因此分析电位是影响平台处电解液氧化分解反应的主要因素,分析原因为,一旦电解液的分解反应加快,即电荷消耗速率加快,则积累的电荷量降低,电位下降,很可能导致电解液的某种分解反应无法持续进行,继而电压又升高,故该反应将一直维持在该电压平台上进行。


而在过充电压到达平台之前,电解液分解速率同样也受电位影响,因为此时电位较低,电解液只发生部分能进行的氧化反应,速率较低,电荷积累速率更快,故电压上升。


2.4 更多过充细节分析

图3为两只软包电芯分别在有夹具和无夹具条件下进行1C电流过充电。明显发现,即便在同样的充电速率下,电芯的过充电时间却可以大不相同,这说明电芯有无加夹具将会较大影响电芯的过充过程。无夹具时过充平台极短,平台后半段会出现一个电压下降的现象;而电芯带夹具过充,电压平台很长且不存在下凹的圆弧形,仅在平台中出现一个电压突降的小角,随后回复到平台电压上。

图片


上述现象将从电芯过充的实际现象上寻找答案。如图4(a)和(b)分别为带夹具和不带夹具过充后的电芯照片,可知不带夹具的电芯会在过充过程中产气鼓胀,且在两侧边处发现存在小破口,而带夹具过充的电芯由于在夹持力的作用下,电芯并无鼓胀,但在侧边发现一个较大的破口。


首先可很明显推导得,在相同充电速率下,无夹具过充时间更短的原因为:此处并非由于电芯内电解液消耗完毕,而是反应产气使得极片之间存在空隙,导致电解液难以与正负极接触与传递离子,但两电极在继续积累电荷,故电压上升。


图3中两条曲线平台电压下降的本质原因为:电解液分解速率>电荷积累速率。带夹具时,软包电芯过充产气会被排挤到两侧边,积聚的气体达到一定压强会瞬间将侧边爆开,电芯内反应产物气体快速排出,产物浓